总体发展研究和规划分院

Holistic Research & Planning Branch of THUPDI

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
总体发展研究和规划分院
  • 首页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分院业务所
    • 获奖信息
  • 新闻中心

  • 项目展示

  • 联系我们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实践20年:清华同衡20年优秀项目
  • 张险峰:国土空间规划的半程体会与思考
  • 2020清华同衡学术周 | 后疫情时代:国土空...
  • 2020清华同衡学术周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
  • 2020清华同衡学术周 | 城市化时代:由大变强...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传承坚守 创新展望 | 清华同衡廿年...

  •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

  • 清华同衡牵头推进《景德镇市国土空间总...

  • 2019清华同衡学术周 | “乡村振...

1234
  • 喜讯!清华同衡43项优秀项目荣获“2019年度...
  • 被遗落在城乡间的村庄——探访清河朱房村 | 乡...
  • 清华同衡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 同衡快讯 | 同衡十二时辰——2019年清华同衡...
  • 捷报再传! 清华同衡15个项目斩获2019 IFLA ...
推荐项目Project
  • 国土空间法定规划

    全面探索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和方法,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全流程业务系统整合和主要内容板块技术集成;参与国土空...

  • 德阳市城乡统筹规划

    德阳市城乡统筹规划立足“全域统筹、多规融合”,突出战略性、全域性、政策性和行动性,强调与对国民社会经...

  • 珠三角乡村地区空间优化策略专题研究

    为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和广东省城镇化工作会议,持续推进《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由广东...

  • 大冶市陈贵镇“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湖北省于2013年7月开展全省21个“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规划工作。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案例 / 正文
德阳市城乡统筹规划
2015年09月09日    清华同衡总体四所(城乡所)

所属分类: 政府发展规划

项目地点:四川省

设计单位:总规一所、总规二所、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陈振华 田刚

完成时间:2014年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德阳市城乡统筹规划立足“全域统筹、多规融合”,突出战略性、全域性、政策性和行动性,强调与对国民社会经济五年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和深化,是指导德阳市全域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公共政策。

规划重点对德阳市域城乡发展战略、全域空间规划和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整体谋划,力求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改革”解决制约城乡一体发展的制度障碍,指导未来一段时期内德阳市域的整体发展。

规划核心思路是:“促进城乡地位平等、加快城乡开放互通、实现城乡互补互促和城乡共同繁荣”。

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一、德阳市域产业与城镇化发展

产业发展理念:转变发展理念、注重创新驱动、引导市县分工,实现特色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完善产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三大传统产业、培育六大新兴产业、形成九个产业集群”工业体系,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及精细化工、食品制造等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商贸物流、健康服务业、旅游、教育培训。

人口城镇化发展规模与路径研究思路:就业导向、城乡融合、分区引导;重点针对城镇产业发展与就业吸纳能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与劳动力释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人口城镇化途径:主要通过征地安置、教育途径和农民自主进城来实现农民城镇化,加快农村籍大学生和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进城就业,同时鼓励农民自主进城。

二、全域空间发展规划

基于“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理念进行德阳市全域空间布局:

生态空间:从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空间管制分区及休闲游憩空间确定德阳市的禁止开发区和低密度开发区;

生产空间:结合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八大基地,25个特色片区”的农业布局;“一个国家级园区,六个省级园区”的工业园区布局;“一核、一廊、三带、九区、多点”的旅游业布局,“1+6+9+4”四级物流体系;

生活空间:德阳市城乡居民点体系确定为中心城区-县级中心-重点镇-新型社区-农村居民点五级体系,城镇空间按照“三环五廊,强化中心”、“区域一体,网络发展”和“统筹城乡,集聚发展”的发展战略,统筹考虑产业基础、交通条件、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以及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和公共服务因素,选择了21个重点镇,形成“1+5+21”的市域结构。

针对全市城乡建设空间,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市域全域空间规划,制定了市域生态功能分区、绿道体系、环城游憩体系等专项规划,并分析了未来城乡建设用地需求和城镇建设用地缺口,并提出完善城乡建设用地保障措施。

针对城乡设施与服务一体化,规划探索了统筹城乡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模式,通过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镇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城乡服务一体化。 

三、体制机制改革

引导农民有序城镇化:规划建议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健全社会保障机制。通过放开户籍制度,从社保、就业和住房三方面制定吸纳农民进城的政策,同时鼓励农业规模化和土地流转,探索农民有偿退出农村集体资产的机制,实现农民“带资进城”或“带指标进城”,降低城镇化门槛,创造农民进城的条件。

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开放互通机制,规划建议完善产权制度,通过确权颁证、建立土地交易平台、建立农村产权流转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配套保障机制等措施,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规划明确农村地区的农业与特色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并提出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产业融合,通过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旅游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和农村发展,但要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让农民尽可能分享农业产业化收益。

分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以农民土地持有产权为基础的现代家庭业主公司化经营、“公司+农户”协作联合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现代股份公司经营、现代农科工贸一体化集团公司经营等等,推动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在平原粮油生产片区通过“土地托管、土地银行、家庭农场”等模式促进产业化和规模化;沿山农旅结合片区通过农村综合体、“公司+股份化合作”等方式实现特色化发展。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与内部流通机制,鼓励农民在新村(聚居点)建设,通过实施土地整理,提供农村产业化发展基础,集中集约建设农民安置区,预留农村产业发展用地,鼓励产业发展;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加强城镇产业发展,利用土地级差收益,为农村发展和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