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发展研究和规划分院

Holistic Research & Planning Branch of THUPDI

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
总体发展研究和规划分院
  • 首页

  • 分院概况

    • 分院简介
    • 分院业务所
    • 获奖信息
  • 新闻中心

  • 项目展示

  • 联系我们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实践20年:清华同衡20年优秀项目
  • 张险峰:国土空间规划的半程体会与思考
  • 2020清华同衡学术周 | 后疫情时代:国土空...
  • 2020清华同衡学术周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
  • 2020清华同衡学术周 | 城市化时代:由大变强...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传承坚守 创新展望 | 清华同衡廿年...

  • 2019规划年会 | 省域超大尺度乡...

  • 清华同衡牵头推进《景德镇市国土空间总...

  • 2019清华同衡学术周 | “乡村振...

1234
  • 喜讯!清华同衡43项优秀项目荣获“2019年度...
  • 被遗落在城乡间的村庄——探访清河朱房村 | 乡...
  • 清华同衡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 同衡快讯 | 同衡十二时辰——2019年清华同衡...
  • 捷报再传! 清华同衡15个项目斩获2019 IFLA ...
推荐项目Project
  • 国土空间法定规划

    全面探索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和方法,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全流程业务系统整合和主要内容板块技术集成;参与国土空...

  • 德阳市城乡统筹规划

    德阳市城乡统筹规划立足“全域统筹、多规融合”,突出战略性、全域性、政策性和行动性,强调与对国民社会经...

  • 珠三角乡村地区空间优化策略专题研究

    为全面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和广东省城镇化工作会议,持续推进《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由广东...

  • 大冶市陈贵镇“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湖北省于2013年7月开展全省21个“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规划工作。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案例 / 正文
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5年09月07日    清华同衡总体四所(城乡所)

所属分类: 国土空间法定规划

项目地点:湖北省

设计单位: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王健 闫琳

完成时间:2015年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陈贵镇位于黄石大冶市中心腹地,地处武汉中南部的江汉平原与丘陵地区接壤的边界地带,属于湖北省矿产资源丰富的成矿区,拥有辉煌的采矿历史和文化。全镇土地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6万人。陈贵镇所在的大冶市是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之一和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为探索湖北省“四化同步”发展路径,落实陈贵镇“四化同步”城乡发展系列规划的意图,确保《陈贵镇镇区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并且进一步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合理利用土地、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使陈贵镇镇区的建设能够协调有序进行,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为湖北省小城镇发展做出示范。

1、城镇定位

陈贵镇镇区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为全国重点镇、全国矿业转型示范镇、湖北省山水文化旅游名镇、大冶市域副中心、以加工及综合服务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型小城镇。镇区是全镇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陈贵镇人口的主要集聚区域、综合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业和加工业等优势产业的主要布局区域。

2、规模控制

在黄石、大冶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大背景下,大冶市改变过去“一矿独大”的局面,促进产业细分开始向镇域经济转移,在区域开放格局下,陈贵镇作为大冶市重点镇、全国重点镇,应积极考虑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形成专业化发展态势,产业发展将吸引外来人口集聚、本地人口城镇化和大城市人口回流,从而形成镇区人口适度增长。规划预测至2020年,镇区人口规模达3.5-4万人,至2030年,镇区人口达6-7万人。

3、空间结构

依据镇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发展限制因素等,综合考虑城市环境,依托城市用地和交通现状,规划用地布局形成“一主两次、三廊五片、一心多点”的空间发展结构。

(1)一主两次

以东西向区域交通要道形成城镇发展主轴,依托南北向国道带动东部产业区集约高效发展,沿陈茗路引导镇区公共服务功能的集聚,引导生活服务区从南部老城向北部逐步拓展。

(2)三廊五片

规划强调镇区与周边自然山水、林田花圃串联,营造“镇嵌田间,融绿入城”的特色景观格局,依山水廊道将镇区划分为五个片区,形成“西游、中居、东工”的功能布局。

(3)一心多点

规划形成一个城镇综合服务中心,安排行政、商业、卫生、文化娱乐和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强化镇区的中心功能,成为镇区及周边乡村服务的中心;根据各片区主导功能不同,形成旅游服务特色节点、研发培训特色节点、产业服务特色节点以及商贸物流特色节点等多个片区级服务核心。

4、绿地水系规划

重建城市生态格局并显著提升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营造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生态体系,并通过多层次的绿化系统和水景观系统的营造建设,创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建设形成“一轴一带,指状绿楔,一心多点”的绿地系统结构。

5、城市景观风貌控制规划

依据城镇职能与地形地貌特征,将镇区分为滨河生态区、旅游活力区、新城综合区、老城核心区、产业研发区和工业生产区分别进行建筑风貌控制。为了弹性的控制城市风貌,规划设计采用风貌分级控制的原则,将用地分为重要控制区与一般控制区,并对重要控制区进行严格的指标控制,对重要的景观要素和界面进行规划引导,从而整体把控镇区的景观环境,进一步展现小城镇风貌特色。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